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介绍】《逍遥游》是《庄子·内篇》中的第一篇,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。文章通过寓言、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阐述了“逍遥”的境界,即一种无拘无束、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。庄子主张超越世俗的束缚,达到与自然合一、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。
本文将对《逍遥游》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,并提供主要段落的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。
一、《逍遥游》原文简要总结
《逍遥游》开篇以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”起笔,描绘了一种巨大的生物——鲲,化为鹏,乘风而上九万里,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广阔与变化。接着通过大鹏与学鸠的对比,说明不同生命体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与境界。随后引入“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”的观点,指出智慧与寿命的差异决定了人的视野与追求。最后提出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”,强调真正的逍遥在于忘我、无为、无名。
二、《逍遥游》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化为鸟,其名为鹏。 | 北海有一条鱼,名字叫鲲。鲲非常大,不知道有几千里长;它变成一只鸟,名字叫鹏。 |
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 | 鹏的背,不知道有几千里宽;它鼓起翅膀飞翔时,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。 |
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 | 这只鸟,在海水动荡时将飞往南方的冥府。南方的冥府,是一个天然的大水池。 |
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《谐》之言曰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 | 《齐谐》是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。书中说:“鹏飞往南冥时,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花,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。” |
去以六月息者也。 | 它离开的时候,是借助六月的风力。 |
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 | 野外的雾气像奔跑的马,灰尘在空中飘荡,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动的结果。 |
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 | 天空的蓝色,是它本来的颜色吗?还是因为遥远而看不到尽头呢? |
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 | 它从高空看下面,也就像这样罢了。 |
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 | 如果水不够深,就无法承载大船。 |
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 | 风在下面,然后才能凭借风力起飞;背负着青天,没有阻碍,才可以向南飞去。 |
蜩与学鸠笑之曰:“我决起而飞,抢榆枋而止,时则不至,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” | 蜩和学鸠嘲笑它说:“我一下子飞起来,碰到榆树或枋树就停下来,有时飞不到,就掉在地上罢了,为什么非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去南方呢?” |
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 | 到近郊的人,带三天的粮食回来,肚子还饱;到百里外的人,要提前一天舂米准备粮食;到千里外的人,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。 |
之二虫又何知! | 这两只小虫又怎么能知道呢! |
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,奚以知其然也? | 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,短命的寿命比不上长寿的寿命,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? |
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 | 早晨的菌类不知道黑夜和黎明,寒蝉不知道春天和秋天,这是短命的寿命。 |
楚之南有冥灵者,以五百岁为春,五百岁为秋;上古有大椿者,以八千岁为春,八千岁为秋。 | 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,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天,五百年为一个秋天;上古有一种叫大椿的树,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天,八千年为一个秋天。 |
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众人匹之,不亦悲乎! | 彭祖如今因为长寿而闻名,但一般人想和他相比,不是很可悲吗! |
汤之问棘也是已。穷发之北,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 | 汤问棘的事情也是如此。在极北的地方,有一个叫冥海的地方,是天然的大水池。 |
有鱼焉,其广数千里,未有知其修者也。 | 有鱼生活在其中,它的宽度有几千里,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。 |
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。 | 有鸟叫鹏,它的背像泰山,翅膀像垂天的云。 |
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,绝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 | 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,穿过云层,背负青天,然后才打算向南飞,前往南冥。 |
今汝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,彷徨乎无为其侧,逍遥乎寝卧其下? | 现在你有一棵大树,却担心它没用,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地方,广阔的荒野中,在它的旁边徘徊,躺在下面逍遥自在呢? |
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 | 大地赋予我形体,让我活着,让我衰老,让我安息于死亡。 |
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。 | 所以,善于对待我生命的人,也就是善于对待我死亡的人。 |
是以圣人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入,故无忧。 | 因此,圣人顺应时势,不被哀乐所困扰,所以没有忧愁。 |
夫天下之大,万物之多,而吾之所知,止于吾之目。 | 天下广大,万物众多,而我所知道的,只是我眼睛看到的。 |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! |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知识是无限的,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,是危险的啊! |
已而为知者,殆而已矣! | 如果已经知道这一点,那就更加危险了! |
为善无近名,为恶无近刑,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 | 做好事不求名声,做坏事不触犯刑罚,顺着自然之道行事,就可以保全自身,保全生命,奉养双亲,度过一生。 |
三、总结
《逍遥游》不仅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体现,也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哲理的文章。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,揭示了“逍遥”的真正含义——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超越世俗的束缚,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。
通过上述原文与翻译的对照,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庄子的语言之美与思想之深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