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荼蘼的词语解释】“荼蘼”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词语,常出现在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。它不仅是一种植物的名字,还承载着深邃的情感寓意。以下是对“荼蘼”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一、词语解释
1. 字面意义:
“荼蘼”原指一种开花的植物,属于蔷薇科,花色洁白或淡红,花期多在春末夏初。因其花朵凋谢时极为美丽,常被用来象征短暂而绚烂的生命。
2. 文化象征:
在古代文学中,“荼蘼”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终结或青春的消逝。如“开到荼蘼花事了”,意指春天即将过去,繁华也将结束。因此,它也带有淡淡的哀愁与感慨。
3. 诗词引用:
- 杜牧《叹花》:“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”
——虽未直接提及“荼蘼”,但意境相通。
- 《红楼梦》中亦有“花谢花飞飞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”的诗句,与“荼蘼”所表达的感伤情绪相呼应。
二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名称 | 荼蘼 |
字面意思 | 一种蔷薇科植物,花期多在春末夏初 |
文化象征 | 象征生命的短暂、青春的消逝、事物的终结 |
常见使用场景 | 古诗词、文学作品、情感表达 |
情感色彩 | 感伤、哀婉、略带诗意 |
代表诗句 | “开到荼蘼花事了”、“花谢花飞飞满天”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文艺创作中,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|
三、结语
“荼蘼”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名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。它承载着古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,也提醒我们在欣赏美好的同时,珍惜当下。无论是作为文学意象还是现实中的植物,它都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深意,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与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