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卒章显志是什么意思】“卒章显志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文学创作中,指在文章的结尾部分,明确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中心思想。它强调的是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点明主题,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把握。
一、
“卒章显志”是古代文论中的一种写作手法,源于《文心雕龙》中的“篇终为约”,意指文章结尾要简练扼要,点明主旨。这一手法在古文和现代散文中广泛应用,尤其在议论文和抒情文中更为常见。
使用“卒章显志”的好处在于:
- 突出文章的核心思想;
- 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结构感;
- 让读者在阅读后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。
不过,也有人认为过度依赖此法可能会显得生硬,因此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灵活运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卒章显志 |
| 出处 | 源于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,“篇终为约” |
| 含义 | 在文章结尾明确表达作者的写作目的或中心思想 |
| 作用 | 突出主旨、增强逻辑性、便于读者理解 |
| 使用场景 | 古文、议论文、抒情文等 |
| 优点 | 结构清晰、主题明确、易于把握 |
| 缺点 | 过度使用可能显得生硬、缺乏余韵 |
| 例子 | 如《岳阳楼记》结尾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即为“卒章显志” |
三、结语
“卒章显志”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技巧,也是一种思维表达方式。它要求作者在写作时不仅要有内容,还要有目的,让文章不只是叙述,而是传达一种思想或情感。在实际写作中,合理运用“卒章显志”,有助于提升文章的感染力与说服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