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鳞岂是池中物下一句】一、
“金鳞岂是池中物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《梁父吟》。这句诗表达了怀才不遇、志向高远之人终将脱颖而出的寓意。原诗为:“长啸梁父吟,何时见阳春?君不见,朝歌屠叟辞棘门,夜卧九泉歌杜宇。……金鳞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。”
其中,“金鳞”象征有才华的人,“池中物”则指平凡或被埋没之辈。整句意为:真正的英雄(金鳞)怎么会甘于平凡(池中物)呢?一旦时机到来(风云),便会腾空而起(化龙)。
此句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梦想,等待机遇,最终实现自我价值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出处 | 李白《梁父吟》 |
原文 | “金鳞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。” |
释义 | 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会永远被埋没,一旦遇到机会就会成就非凡。 |
意象分析 | - 金鳞:比喻有才华、有抱负的人 - 池中物:指平凡、被限制的人 - 风云:象征机遇或时运 |
使用场景 | 鼓励他人或自己在困境中坚持,相信未来会有转机。 |
文化影响 | 常用于励志语境,表达对成功和突破的期待。 |
相关诗句 | “长啸梁父吟,何时见阳春?”“夜卧九泉歌杜宇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金鳞岂是池中物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身处逆境,也要保持信念与追求,因为真正的才能终将被看见,真正的机会也终会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