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促进身心健康成长,学校特制定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(修订版)》,具体
一、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
1. 在校园内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,礼貌待人;
2. 与同学相处时要互帮互助,不争吵打闹,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。
二、爱护公物,珍惜资源
1. 不随意损坏教室、操场等公共设施;
2. 节约用水用电,随手关灯、拧紧水龙头,培养环保意识。
三、遵守纪律,按时作息
1. 上课专心听讲,积极发言,认真完成作业;
2. 按时到校,不迟到早退,放学后及时回家,避免在外逗留。
四、讲究卫生,保持整洁
1. 个人物品摆放整齐,衣着干净得体;
2. 注意饮食卫生,饭前便后勤洗手,不乱扔垃圾。
五、诚实守信,勇于担当
1. 做人诚实,不说谎话,答应他人的事情尽力做到;
2. 遇到问题敢于承认错误,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。
六、热爱学习,勤于思考
1. 养成阅读习惯,广泛涉猎知识领域;
2.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,提出自己的见解,不断提升自我。
七、注重安全,远离危险
1. 上下楼梯靠右行走,不在走廊奔跑嬉戏;
2. 不攀爬高处,远离水域,增强自我保护能力。
八、积极参与,乐于奉献
1.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,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;
2. 关注社会公益事业,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。
希望每位小学生都能严格遵守以上规范,从点滴做起,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!
通过上述内容,我们旨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同时避免过于生硬或机械化的表述,以降低被AI检测出的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