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谁堪共明月的出处是哪里

2025-05-14 08:06:01

问题描述:

谁堪共明月的出处是哪里,在线等,求大佬翻牌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14 08:06:01

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,诗词歌赋如璀璨星辰般点缀其间。而其中一句“谁堪共明月”的诗句,因其意境深远、情感真挚,常常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。然而,这句诗究竟出自何处?它隐藏在哪位文人墨客的笔下?

经过一番探寻,我们发现,“谁堪共明月”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篇《望月怀远》。这首诗以月为媒介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。全诗如下:
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
在这首诗中,“谁堪共明月”并非独立成句,而是融入了整首诗的情感氛围之中。这里的“谁堪”,意指有谁能承受或分享这样的时刻;“共明月”则象征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。诗人通过这一表达,将自己的孤独与期盼寄托于明月之上,希望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能够传递自己的思念,让远方的亲人感受到自己无尽的牵挂。

张九龄作为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学家,其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。他以平实的语言描绘出深邃的情感世界,使得后世读者能够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。而《望月怀远》正是这样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经典之作。

当然,除了张九龄之外,还有许多其他诗人也曾在不同场合引用过类似的意象。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的李白、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苏轼等,都曾以月亮为主题抒发过对人生百态的感悟。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文化符号体系,成为人们理解自然与人性的重要窗口。

总之,“谁堪共明月”的出处在于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,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文本本身。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,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面对距离和分离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。当我们再次仰望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时,不妨用心去体会那份跨越千年的默契与感动吧!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